医院概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创建于1920年,是一所学科特色鲜明、具备一定临床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国内知名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2014年10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同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整建制并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南北院区,统一布局,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医院拥有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组部“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等国家级人才,以及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千人计划等各级人才100多人次。
医院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5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和3个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2015年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最佳医院排行榜全国第25位,整复外科全国第一,口腔医学排名全国第三,骨科、眼科全国提名。
医院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九院临床医学院教学基地,拥有23个博士点、29个硕士点及3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博士生导师100名,硕士生导师166名。
2007-2016年间,医院立项科研项目1000余项,科研总经费3.8亿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2015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中显示,上海九院发表SCI论文410篇,全国医疗机构排名第24位,其中表现不俗SCI论文154篇,全国排名第27位。
招聘条件及待遇
基本条件
1.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两年,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
2.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扎实的相关专业基础理论和科学研究背景;
3.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4.具有良好的英文阅读与听说能力、在读博期间工作成绩突出。
专业条件
基础科研型博士后:
1.研究方向与导师一致或有相关交叉,以基础研究为主;
2.至少发表SCI论文2篇及以上,其中一篇影响因子≥5分。
临床科研型博士后:
1.研究方向与导师一致或有相关交叉,以临床研究为主;
2.至少发表SCI论文1篇及以上,累计影响因子≥3分。
待遇
基础科研型博士后:
基本生活费+考核奖励:税前27-30万/年;科研启动经费:10万/人;
临床科研型博士后:
基本生活费+考核奖励:税前18-20万/年;科研启动经费:5万/人;
1、对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所申请到的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医院按照1:1的标准予以匹配;
2、博士后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按医院规定给予奖励;
3、经过考核和专家评议对出站后特别优秀的博士后可留院工作,并予以聘任相应的专技职务。
所需材料
1.本人学习和工作简历,包括主要工作业绩,以及联系方式;
2.应聘岗位(注明报考导师姓名、博士后申报类型、及拟开展的研究计划);
3.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4.发表论文(注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承担课题等研究成果证明;
5.相关领域专家推荐信2份;
6.本人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它相关材料。
导师介绍 (排名不分先后)
| 
	 学科/科室  | 
	
	 联系导师  | 
	
	 研究方向  | 
	
	 招收专业和方向  | 
	
| 
	 整复外科  | 
	
	 李青峰  | 
	
	 创伤的修复与重建研究;器官再造;再生医学  | 
	
	 外科学(整复外科);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 
	
| 
	 张余光  | 
	
	 整复外科;显微外科;美容外科  | 
	
	 外科学(整复外科)  | 
	|
| 
	 张如鸿  | 
	
	 外耳畸形的美容修复和再造  | 
	
	 外科学(整复外科)  | 
	|
| 
	 林晓曦  |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  | 
	
	 外科学(整复外科)  | 
	|
| 
	 章一新  | 
	
	 重建显微外科、淋巴外科、组织器官再造、疤痕的综合治疗  | 
	
	 口腔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 
	|
| 
	 董佳生  |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自体组织移植与体表器官再造  | 
	
	 外科学(整复外科、显微外科)  | 
	|
| 
	 刘宁飞  | 
	
	 淋巴循环障碍疾病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  | 
	
	 外科学(整复外科)  | 
	|
| 
	 杨 军  | 
	
	 体表肿瘤相关基础研究、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相关基础研究  | 
	
	 外科学(整复外科);肿瘤学(肿瘤病理学、肿瘤免疫学);免疫学  | 
	|
| 
	 刘 凯  | 
	
	 面部重建和鼻再造,脂肪移植和面部年轻化  | 
	
	 外科学(整复外科);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 
	|
| 
	 姚 敏  | 
	
	 创伤修复与光医学基础与应用研究  | 
	
	 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自然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学);基础医学(病理学等)  | 
	|
| 
	 组织工程  | 
	
	 曹谊林  | 
	
	 组织工程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整复外科学  | 
	
	 外科学(整复外科);基础医学;生物学;转化医学  | 
	
| 
	 刘 伟  | 
	
	 组织工程基础与应用研究;瘢痕研究与治疗  | 
	
	 外科学(整复外科);基础医学;生物学;转化医学  | 
	|
| 
	 周广东  | 
	
	 软骨再生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转化  | 
	
	 基础医学(干细胞生物学与再生医学);生物材料(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材料);转化医学  | 
	|
| 
	 张文杰  | 
	
	 组织工程、干细胞  | 
	
	 外科学(整复外科);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 
	|
| 
	 口腔颌面外科学系  | 
	
	 邱蔚六  | 
	
	 口腔颌面外科肿瘤修复重建  | 
	
	 口腔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 
	
| 
	 张志愿  |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 
	
	 口腔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 
	|
| 
	 沈国芳  | 
	
	 数字化口腔颅颌面医学基础和临床研究、颅颌面发育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 
	
	 口腔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生物工程)  | 
	|
| 
	 张陈平  |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外科治疗  | 
	
	 口腔医学;临床医学  | 
	|
| 
	 杨 驰  | 
	
	 颞下颌关节病和相关牙颌面畸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口腔医学  | 
	|
| 
	 王旭东  | 
	
	 颅颌面发育的基础研究;数字化口腔颅颌面医学基础和临床研究  | 
	
	 口腔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生物工程)  | 
	|
| 
	 孙 坚  |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 
	
	 基础医学(病理学)  | 
	|
| 
	 陈万涛  | 
	
	 口腔肿瘤分子分型基础和临床研究  | 
	
	 口腔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 
	|
| 
	 郭 伟  | 
	
	 口腔颌面一头颈肿瘤学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黑色素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口腔医学;临床医学(肿瘤学);生物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  | 
	|
| 
	 郑家伟  | 
	
	 血管瘤与脉管畸形基础研究  | 
	
	 口腔医学;基础医学(病理学)  | 
	|
| 
	 徐立群  | 
	
	 颌骨肿瘤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口腔医学;肿瘤学;修复重建;计算机辅助外科学  | 
	|
| 
	 何 悦  |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 
	
	 口腔医学;肿瘤学;生物材料(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材料);外科学(骨外科、整复外科)  | 
	|
| 
	 周国瑜  | 
	
	 激光新疗法、光动力新药与新设备的研发  | 
	
	 口腔医学;颌面激光;激光美容  | 
	|
| 
	 杨雯君  | 
	
	 唾液腺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肿瘤手术或外伤引起的外周性面瘫的基础、临床及康复研究  | 
	
	 口腔医学;肿瘤学;生物材料(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材料);外科学(骨外科、整复外科)  | 
	|
| 
	 王国民  | 
	
	 唇腭裂治疗与评价方法的研究  | 
	
	 口腔医学  | 
	|
| 
	 房 兵  | 
	
	 口腔正畸学 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口腔医学  | 
	|
| 
	 卢晓峰  | 
	
	 颅颌面先后天畸形、睡眠呼吸障碍的病因机制、诊断和治疗  | 
	
	 神经学;电生理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正畸学;耳鼻咽喉科学;机电学,神经生理学  | 
	|
| 
	 骨科  | 
	
	 戴尅戎  | 
	
	 3D打印技术的医学应用  | 
	
	 外科学(骨外科);生物学(生物工程)  | 
	
| 
	 朱振安  | 
	
	 人工关节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 
	
	 外科学(骨外科)  | 
	|
| 
	 赵 杰  | 
	
	 脊柱外科相关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骨科康复  | 
	
	 外科学(神经外科);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生物力学)  | 
	|
| 
	 汤亭亭  | 
	
	 骨科基础研究,包括干细胞研究、抗感染材料研究、骨病骨肿瘤研究等  | 
	
	 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材料科学  | 
	|
| 
	 王金武  | 
	
	 3D打印、生物反应器;骨软骨肩袖修复再生研究;个性化人工关节设计与应用  | 
	
	 外科学(骨外科);生物学  | 
	|
| 
	 郝永强  | 
	
	 骨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3D打印技术医学应用及转化;骨科新型可降解金属材料应用研究及转化  | 
	
	 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材料科学  | 
	|
| 
	 眼科  | 
	
	 范先群  | 
	
	 眼组织再生和干细胞,眼肿瘤发病机制研究  | 
	
	 外科学(眼科)  | 
	
| 
	 郭文毅  | 
	
	 青光眼发病机制及视神经保护及再生研究  | 
	
	 外科学(眼科)  | 
	|
| 
	 葛盛芳  | 
	
	 肿瘤分子生物学基础、肿瘤基因治疗  | 
	
	 生物学  | 
	|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吴 皓  | 
	
	 耳科学、听力学和颅底外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电生理学、神经生物学);蛋白质组学  | 
	
| 
	 汪照炎  | 
	
	 侧颅底肿瘤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基础研究  | 
	
	 耳神经肿瘤基础研究  | 
	|
| 
	 李耕林  | 
	
	 听觉电生理研究  |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电生理学、神经生物学)  | 
	|
| 
	 宋 雷  | 
	
	 听觉外毛细胞电生理/生物物理研究  | 
	
	 神经科学、生物学  | 
	|
| 
	 黄治物  | 
	
	 听觉病理生理及临床听力学研究  | 
	
	 听力学、电生理学  | 
	|
| 
	 牙体牙髓科  | 
	
	 梁景平  | 
	
	 牙体牙髓疾病发病和预防机理的研究;口腔微生态与口腔疾病的关系;口腔微生态与全身疾病的关系  | 
	
	 口腔医学;内科学(心血管病、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  | 
	
| 
	 口腔修复科  | 
	
	 张富强  | 
	
	 口腔修复新技术及新材料临床与基础研究  | 
	
	 口腔医学;生物学(生物材料、生物工程)  | 
	
| 
	 蒋欣泉  | 
	
	 口腔颌面部骨组织再生种植修复的研究与应用  | 
	
	 口腔医学;基础医学(干细胞生物学与再生医学、基因工程);生物学(遗传学、生物材料、生物工程)  | 
	|
| 
	 牙周病科  | 
	
	 束 蓉  | 
	
	 牙周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牙周再生  | 
	
	 口腔医学  | 
	
| 
	 口腔黏膜科  | 
	
	 唐国瑶  | 
	
	 口腔黏膜癌前病变防治应用基础研究  | 
	
	 口腔医学  | 
	
| 
	 口腔种植科  | 
	
	 赖红昌  | 
	
	 口腔种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口腔医学;生物学(生物材料)  | 
	
| 
	 口腔综合科  | 
	
	 朱亚琴  | 
	
	 牙本质及牙周再生修复机理研究  | 
	
	 口腔医学  | 
	
| 
	 口腔预防科  | 
	
	 冯希平  | 
	
	 龋病、牙周病的病因及预防机理的研究  | 
	
	 流行病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  | 
	
| 
	 儿童口腔科  | 
	
	 汪 俊  | 
	
	 儿童口腔疾病的研究  | 
	
	 临床医学(儿科);口腔医学  | 
	
| 
	 口腔病理科  | 
	
	 李 江  | 
	
	 头颈肿瘤基础及转化研究  | 
	
	 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口腔医学  | 
	
| 
	 生物材料测试中心  | 
	
	 孙 皎  | 
	
	 生物(口腔)材料与机体相互作用及机制研究  | 
	
	 口腔医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  | 
	
| 
	 口腔研究所  | 
	
	 段胜仲  | 
	
	 口腔微生物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  | 
	
	 微生物学,口腔医学  | 
	
| 
	 介入科  | 
	
	 范新东  | 
	
	 血管性病变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 
	
	 外科学(神经外科);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口腔医学  | 
	
| 
	 心内科  | 
	
	 王长谦  | 
	
	 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冠心病临床防治研究  | 
	
	 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流行病学;药学;生物学  | 
	
| 
	 内分泌科  | 
	
	 陆颖理  | 
	
	 糖脂代谢研究;糖尿病血管病变  |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  | 
	
| 
	 宋怀东  | 
	
	 甲状腺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胰岛素抵抗发生的分子机制;毒理学  |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免疫学;生物学(遗传学)  | 
	|
| 
	 陈凤玲  | 
	
	 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基础研究  | 
	
	 免疫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内科学(心血管病)  | 
	|
| 
	 消化内科  | 
	
	 孟祥军  | 
	
	 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机理与防治  | 
	
	 消化内科学;肿瘤的分子诊断与靶向治疗  | 
	
| 
	 刘海林  | 
	
	 慢性肝病、脂肪肝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与防治;消化道肿瘤  | 
	
	 内科学(消化内科、传染病);肿瘤学  | 
	|
| 
	 肾脏内科  | 
	
	 丁 峰  | 
	
	 危重肾脏病和血液净化的研究  | 
	
	 内科学;免疫学;高分子材料学  | 
	
| 
	 神经内科  | 
	
	 刘建仁  | 
	
	 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 
	
	 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脑功能影像学);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神经病学  | 
	
| 
	 血管外科  | 
	
	 蒋米尔  | 
	
	 血管壁重塑机制的研究  | 
	
	 外科学(血管外科)  | 
	
| 
	 陆信武  | 
	
	 血管重塑及血管损伤后再内皮化的调控机制研究  | 
	
	 生物学(生物材料)  | 
	|
| 
	 普外科  | 
	
	 罗 蒙  | 
	
	 门静脉高压基础研究  | 
	
	 外科学(普外科)  | 
	
| 
	 李幼生  | 
	
	 肠衰竭的研究  | 
	
	 外科学;肠道生理与病理生理学;危重病医学  | 
	|
| 
	 顾 岩  | 
	
	 疝与腹壁缺损发生的机制与腹壁缺损修复的材料学研究;减重手术治疗代谢性疾病的机制研究  | 
	
	 外科学(普外科)  | 
	|
| 
	 泌尿外科  | 
	
	 王 忠  | 
	
	 前列腺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下尿路修复重建,包括组织工程、尿道下裂的病因学研究  | 
	
	 外科学(泌尿外科)  | 
	
| 
	 神经外科  | 
	
	 冯东福  |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白质纤维显微解剖研究。  | 
	
	 外科学(中枢神经系统修复);神经生物学(轴突再生与突触重塑);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 
	
| 
	 麻醉科  | 
	
	 姜 虹  | 
	
	 神经损伤与保护以及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 
	
	 口腔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 
	
| 
	 检验科  | 
	
	 陈福祥  | 
	
	 肿瘤免疫学与肿瘤发病机理;肿瘤标志物与肿瘤诊断  | 
	
	 免疫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临床检验诊断学  | 
	
| 
	 放射科  | 
	
	 陶晓峰  | 
	
	 神经及头颈部影像及分子影像诊断  | 
	
	 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  | 
	
| 
	 辅助生殖科  | 
	
	 匡延平  | 
	
	 神经生殖内分泌/生殖内分泌;生殖遗传学;哺乳类早期胚胎发育  | 
	
	 生殖遗传学  | 
	
| 
	 肿瘤科  | 
	
	 姜 斌  | 
	
	 肿瘤靶向治疗及耐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肿瘤学;内科学  | 
	
| 
	 李 栋  | 
	
	 肿瘤细胞分化与凋亡和干细胞生物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 
	
	 基础医学;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肿瘤学  | 
	
报名时间及联系人
报名截止时间:2017年3月20日
联系人:黄老师
联系电话:021-63131666
地址:上海制造局路639号人力资源处
邮编:200011
Email:jyrsc@163.com

